• <li id="sg000"><dl id="sg000"></dl></li>
  • <dl id="sg000"><acronym id="sg000"></acronym></dl><code id="sg000"></code>
  • 找回漂泊的心
    編輯:管理員 日期:2016-09-08

      東西遺失了,我們都會想盡辦法把它找回來;親人失散了,更是千方百計尋找,希望能重溫天倫之樂。甚至有時候我們也會找工作、找朋友、找樂趣等等,但是,尋找任何東西,都沒有比找回自己的心來得重要。我們的心經常在外漂泊浪蕩,我們應該要把他找回來。如何找回自心?有四點:  

      第一,成就內心的自性佛:每個人都有一顆真心,也就是我們的自性佛。所謂“佛在靈山莫遠求,靈山只在汝心頭;人人有個靈山塔,好向靈山塔下修。”我們本具的真如佛性,長期以來因為受到五欲六塵、聲色犬馬的染污而迷失。所以,修行的人為了找到真心,有的用禮拜,希望有一天能認識自己的本來面目;有的從禪坐中反觀自性,希望有一天能得到一點消息;有的人花數十年時間,在佛經里探討;有的人窮一生歲月,在佛號里尋找。不管運用任何方法,我們唯有找到內心的自性佛,才能認識自己。  

      第二,點亮內心的智慧燈:“千年暗室,一燈即明。”我們的般若智慧,也像燈光一樣,可以照亮內心無始以來的愚癡、無明。無明就是煩惱,它能遮蔽我們的真心,讓我們看不清自己的本來面目;就如烏云遮日,天地自然陰暗。我們唯有凈化心靈,把內心的塵埃拂拭凈盡,則烏云散去,陽光普照,自然晴空朗朗。所以,我們要點亮心燈,要發掘般若智慧,才能認清自己。  

      第三,治療內心的三毒病:貪嗔癡三者,佛教稱為三種根本煩惱,又稱為“三毒”。意即這三者能荼毒眾生的身心,讓我們如生大病,無法修道,而與真心本性愈離愈遠。所以,學佛就是要“勤修戒定慧,息滅貪嗔癡”;當我們透過三學的修習,達到“以戒治貪、以定治嗔、以慧治癡”的目的,把貪嗔癡的疾病治愈,自然能夠找回本自具足的佛性。所以,人要做自己的醫師,要善療自己的疾病,才能做自己的主人。  

      第四,發掘內心的七圣財:每個人的一生,多少都曾有過發財的夢想,只是有幾人能如愿?何況世間的財富為五家所共有,即使擁有再多的錢財,往往轉眼成空。世間真正的財富,是信仰、持戒、慚愧、聞法、精進、喜舍、智慧等,佛教稱為“七圣財”。這些財富都存乎我們的一心,我們內心有無盡的寶藏,只要我們找回自己的真心,則生生世世取之不盡、用之不完,這才是真正無價之寶。  

      一般人平常都是向外求,求名、求利,求榮華、求富貴,反而把自家的寶藏棄置不顧,殊為可惜。所以,聰明的人要懂得向自己的內心探求,能夠找到自己的真心,尋回自己的本性,就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。

   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