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一帶一路”戰略的提出與推進,為當代中國佛教走向世界提供了難得的機遇。中國佛教界要具有世界眼光與進取精神,要有文化自信,同時中國佛教界要提升自身素質。
佛教界應當志存高遠,具有世界眼光和進取精神
中國宗教也植根在中華傳統文化之中,也在構筑著世界宗教文化信仰的精神,推動著世界宗教信仰的健康發展。中國宗教界應當具有充分的文化自信,具有系統的全局觀念,樹立博大的最高追求。
佛教傳入中國,與中國民族文化交融而形成中國佛教,又逐漸成為世界佛教文化的中心。從歷史的視角看,中國佛教早就“文化全球化”了。但是,就現實的視角看,中國佛教尚未展示出應有的風采。面對風勢強勁的西方文化的沖擊,中國佛教界缺乏自信與自尊,或許是重要的內在因素;近現代以來,中國佛教由于長期處于內憂外患之中,表現出“自我消遣”的被動狀態,缺乏走向世界的胸懷和氣魄;佛教界固守著傳統的惰性及不良傾向導致的信仰主體的缺失,使中國佛教在面臨機遇與挑戰之時,尚顯力不從心。這是中國佛教界要理性面對并切實改變的事實。
但是我們也可以看到,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,佛教也在以嶄新的姿態邁向全世界。30多年來,大陸佛教界與臺、港、澳地區佛教界密切往來,起到了國家統一“佛教先行”的作用;1993年9月,趙樸初提出了中、日、韓三國佛教界“黃金紐帶”的構想,至今已經擴大成中國與南亞、東南亞各國的“黃金紐帶”的友好關系;連續舉辦4屆的世界佛教論壇也取得了圓滿的成果。這是當代中國佛教走向世界、積極投身于推動社會文明與維護世界和平的標志。通過這些可以發現,未來中國佛教必將不斷深化和推進“和諧”、“和平”的世界性命題,為增進世界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、減少文明隔膜與沖突,作出更大的貢獻。
佛教界要有文化自信,展現人文情懷和擔當精神
2014年4月1日,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部的演講指出,“中華文明是在中國大地上產生的文明,也是同其他文明不斷交流互鑒而形成的文明。”中華文明多元多彩、平等包容、和諧仁愛、積極向上的品質,彰顯了中華文明的文化精神與時代風貌。這應當成為佛教界走向世界需要秉持的正確態度和原則。
另外特別值得我們關注的,是習近平主席由陜西法門寺地宮出土的“琉璃器”引發的“思考”:“我在欣賞這些域外文物時,一直在思考一個問題,就是對待不同文明,不能只滿足于欣賞它們產生的精美物件,更應該去領略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”。精美的物件固然是文明的載體,但是,如果只滿足于器物欣賞的層面,那是遠遠不夠的,甚至是十分遺憾的。
事實上,面向世界的未來,以中國文化為主體的東方文化精神,已經越來越引起全世界有識之士的關注和推崇。日本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與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、意大利羅馬俱樂部創始人貝恰、英國牛津大學教授威爾遜,以及前蘇聯莫斯科大學校長羅古諾夫、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、著名國學家季羨林等人之間多層面的探討,最為引人注目。對未來世界文化發展趨向,他們總體的觀點是相通的。
他們認為,西方文化建立在“一神性主宰”的宗教理念上,而演繹出的那種極端利己主義價值觀念。而東方文化中的“多神教”思想,其實是對一切生命的普遍尊重,又因而轉化成相互友愛的社會倫理。因而,未來世界,社會文化發展的重心在于東方文化。其中,佛教將承擔重要角色。
佛教界要提升自身素質,彰顯獨特作用和良好形象
當前,中國佛教面臨這樣的矛盾:一方面,從表象上看,當今的佛教繁榮發展,寺院興建的熱潮此起彼伏,佛教景區的圈建爭先恐后,名山大寺“上市”的呼聲陣陣,開光升座的新聞連連,盛世佛興;但另一方面,從佛教信仰的主體精神上看,佛教界卻日益承受社會詬病的壓力,借佛斂財現象猖獗,假冒僧侶惡俗盛行,正常的佛教事業障礙重重,造成了實實在在的生存與發展危機。因此,佛教界“重塑形象”,是能夠擔當社會責任與走向世界的關鍵。
我們知道,民間外交在公共外交中顯得越來越重要,而宗教民間外交也越來越引起重視。中國佛教“走出去”,讓世界人民從佛教的視角,感受到了中國文化崇尚和諧、追求和平的思想精髓與人文關懷,為樹立我國和平、開放、包容的大國形象,發揮了宗教在民間外交方面的獨特作用。
其實,中國文化傳播發展歷史中,有很多值得今天學習借鑒和繼承發揚的經驗與榜樣。單以中國佛教為例,就有許多具體的實例。以玄奘為代表的求法者和與鑒真為代表的傳法者,他們無不是在博通三藏、精研宗門之后,自覺地將純正的個人信仰轉化成社會擔當,將悟徹的生命智慧升華為文化精神,將深切的人文關懷凝聚成普度眾生的愿行,不只成為“中國的脊梁”,而且也可以說是“世界佛教文化的脊梁”。
佛教《法華經·方便品》中有“諸佛世尊,唯以一大事因緣故,出現于世”,也是啟示佛教信徒們首先有具備弘法利生的大志愿、大氣象。中國佛教“走出去”,不是低級玩賞,不為個人包裝,而以弘揚中國文化為己任,以推動世界和平與人類文明為使命。只有這樣的志向,才能走得穩、走得遠。